陈惠玲女士
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英文科科主任

陈惠玲女士在二零零七年取得香港浸会大学的英语教学硕士学位。多年来,陈女士带领同工参加香港教育局与国外学校的协作与专业交流计划,致力开展高年级的英文科校本课程,着重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。课程的设计强调趣味性和多样性,且富有挑战性,适合不同才华、兴趣与学习风格的学生。

曾睿德先生
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卓越学生培育组组长

曾睿德先生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。他担任卓越学生培育组组长已有五年多,并一直致力推展抽离式资优培育计划。曾先生糅合科学教育的元素于英国语文的教学之中。他相信学生的学习成效,取决于课堂任务是否有意义和富挑战性,而适异性教学着重灵活变通的教学方法,提升每位学生对学习的投入感。

择要

闪亮时刻 – 如何运用不一样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发挥潜能

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不单有关能力,还有兴趣、学习动机,学习风格等。 如何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课堂内乐于投入学习,甚至有闪亮的机会?两位讲者会分享如何设计单元,在英语课堂利用适异性教学策略,使教授论说文不再沉闷,学生激发好奇心,建构新概念,运用互动性高的电子教材,自主学习,发挥多元智慧。

张天豪先生
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小学常识科副科主任

马淑敏女士
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小学常识科科主任

张天豪先生于二零零七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取理学学士学位,于二零一二年在香港教育学院获取学位教师教育文凭。马淑敏女士取得香港科技大学的理学学士学位,其后于香港教育学院获取学位教师教育文凭。
两位教育同工自二零一三年参与校内常识科的发展,积极发展校本资优教育,致力优化全班式教学策略,并且于二零一四年带领学生在『常识百搭』「科学专题探究展览」中荣获「评判大奖」及「杰出奖」。

择要

照顾学习差异 — 当『资优三宝』遇上『适异性教学三宝』

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小学的两位讲者,会分享在全班式教学中如何实践高层次思维、创造力、个人与社交能力的教学;并如何透过分层提问、分层课业、灵活分组等适异性策略,引导学生作多角度思考及多想一步,让能力高的学生有更大空间发挥, 获得更适切的挑战。此外,亦会分享如何帮助能力稍逊的学生掌握思考的鹰架以巩固学习基础,从而照顾学习差异。学校以五年级常识科作为实践的切入点,逐步扩展到不同学习范畴的教学。